9月底,厦门市工人运动研究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召开,会议审议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、财务报告,《厦门市工人运动研究会章程》修订草案,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名单,第六届会长、秘书长候选人名单,《厦门市工运研究会财务管理制度》草案等事项。会议回顾了厦门市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工作,提交了新一届工运研究会的研究课题方向及工作任务。
源头参与促工运成果落地
近年来,厦门市工运研究会积极参与源头建言献策,主动承接市委、政府及政协、社科等调研课题,积极参与省工运研究课题竞赛,紧扣涉及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针对工会工作中的重点、热点、凝点、难点问题,凝聚一批两岸专家学者、工会理论骨干,参与专题调研,为工会基层基础建设找对策,为职工利益谋实惠。
当好参谋助手,服务科学决策,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成果向工会实际工作的转化,指导各级工会增强工作的科学性、务实性、创新性和前瞻性,在参与谋划打造厦门工会 “医衣食住行养乐帮”以医疗互助、平安返厦、爱心驿站、会员服务日等系列后勤保障、普惠服务品牌工作中彰显了作为。
加强交流研讨,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、论坛、公益讲座等法庭大课堂、法庭开放日、周末讲坛等形式,通过每年一百余场公益讲座方式,吸引和组织更多的工会干部、理论工作者、专家等参与到工会理论研究工作中,推进工运研究,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。
培育研究力量,夯实工运基础。厦门市工运研究会发挥内外联系、上下联动的平台作用,培养了一支理论研究骨干队伍,为工运理论研究的发展奠定组织基础;加强理论宣传阵地建设,不断健全和完善网络,在全国率先打造智慧工会+互联网的工运事业新模式,牵头调研设计服务号构架设计,率先在微信公众号植入七个微官网服务平台;设计创建“厦门市总工会”与职工会员有粘性的微信公众平台,打造“智慧工会”,在厦门总工会网新开设了关于职工热点问题的“调研动态”栏目;原会刊双月刊《厦门特区工运》已出百期,改版后,坚持办好月刊《厦门工人》理论版专栏。
工运理论创新 推进工会法治化
新时期,我市工运理论研究以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,始终坚持工运理论政策研究的正确方向,立足法治厦门与美丽厦门建设,推进工会法治化。
提高工运理论政策,为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。紧扣当前工会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,加强对职工队伍状况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问题、劳动关系、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作用等问题的研究,通过厦门各类典型劳动争议案例分析,把握劳动关系管理切入点与落脚点;加强劳动关系领域的劳动法律研究,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五步法的创新点;推动厦门用人单位建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。近年显示厦门劳动争议案例持续下降。平台促进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,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,切实发挥好职工的“职工之家”和“娘家人”的作用。
促进调研结果成果转化。改进方式,运用新媒体,与职工点对点、面对面的交流,掌握第一手资料与信息,深入基层找准存在问题的原因,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;端正文风提倡“短、实、新”的调研报告;注重实效,调研多从微观事项、具体事项入手,从现实的角度多思考服务职工的扎实举措。将“互联网+”调研运用到困难帮扶课题、医疗互助管理课题、会员服务课题中,快速掌握职工队伍情况及所需、所求、所想,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会工作,精准服务职工夯实基础。
加强法治队伍建设,提升工运理论政策研究与实践及成果转化能力。加强对工会理论研究骨干的培养,为建立一支学习型、研究型、创新型有法治思维的工会理论研究人才队伍打好基础。整合资源,依托现有高校法律专家、劳动关系专家智库资源,善于“借助外脑”,通过课题招标、委托课题,开展研讨或是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的方式,提升工会研究层次;抓好落实,重视转化,坚持完善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制度。发挥两岸劳动关系交流交往优势,开展劳动法律、劳动关系比较研究,在获得省总工会论文一等奖的基础上,致力于成果运用与转化,在同安工业园区实施劳动用工法律体检,先行先试课题成果,近年园区劳动争议持续下降,园区经验得到全总领导认可。
解放思想,勇于探索,我市将不断提高工运理论政策研究指导工会工作新水平,开创我市工运理论研究、实践探讨、实践运用于五大发展示范服务大局新局面,在实现依法治会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上做出新贡献。(市总全媒体中心 邓娜 文/图)